RAYBET雷竞技首页官网,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。报告期内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.23亿元,同比增长17.36%;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.67亿元,同比上年下滑了24.64%。
在此之前,身处下游产业链的“宁王”宁德时代也发布了2024年年报。在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仅9.7%的情况下,其依然实现盈利同比增长超15%。
实际上,两家企业的业绩表现背后,锂电产业链不同环节差异也已经凸显。锂盐价格的持续下跌,一定程度为企业的盈利提供了空间,却也让锂电化学品行业企业承压。
按照申银万国行业分类(2021),截至4月12日,行业已有15家企业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,其中以3620.13亿元的收入位列其一,紧随其后的孚能科技营业收入则为117.42亿元。就已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,“断崖式”领先优势已经形成。
此外,宁德时代的市场优势,也体现在其动力销售规模方面。年报数据显示,宁德时代2024年度实现锂离子电池销量475GWh,同比增长21.79%。其中,动力电池系统销量381GWh,同比增长18.85%;储能电池系统销量93GWh,同比增长34.32%。
盈利表现方面,在营收下滑9.7%的情况下,宁德时代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7.45亿元,同比增长15.01%。营业成本下滑,是导致宁德时代净利润增长的关键。财报数据显示,报告期内,其动力电池系统和电池系统营业成本,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7.59%和13.98%,超过其营业收入减少的幅度。
宁德时代之外,已发布财报的15家企业中,12家企业盈利表现为正,9家企业实现净利润正增长。仅博力威、嘉元科技和净利润为负,但亏损规模已较上年同期的18.68亿元大幅收窄。
如表示,报告期内,海外通货膨胀、市场竞争加剧、下游企业去库存等原因引起市场需求下滑,同时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降,公司产品销售价格相应调整,导致营业收入和毛利同比下降。而则在业绩预告中提到:“报告期内受锂电铜箔行业竞争激烈的影响,铜箔加工费大幅下降,产品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,影响公司利润。”
孚能科技在业绩快报中提到,关于营收减少,其一是由于碳酸锂原材料价格同比下滑较多,公司产品价格相应调整;其二是公司战略倾斜海外客户导致销量小幅下滑。对于盈利表现,其表示公司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,其间费用下降,资产减值和投资损失均大幅减少。
关于电池企业盈利大面积增长的原因,不少企业都提到了碳酸锂价格同比下滑。但对于碳酸锂等锂电化学品企业而言,其盈利能力也将受到较为明显的侵蚀。
Wind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4月12日,有20家锂电化学品企业披露了财务数据。按照营收规模而言,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402.23亿元、湖南裕能225.99亿元、容百科技150.83亿元、贝瑞特142.37亿元、厦钨新能132.97亿元,其中仅中伟股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,其余同比表现均为下滑。而在20家企业中,仅6家企业营收同比增长。
2024年度盈利表现方面,20家企业中仅龙蟠科技和尚太科技表现为同比增长,其余18家企业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表现均为同比下滑。中伟股份以14.6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暂列第一名,但仍同比下滑24.64%。
对于盈利下滑原因,中伟股份未做出详细解释。而新宙邦则在年报中提到,2024年虽电池化学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,但由于锂电池行业产能释放较快竞争加剧,下游客户降本压力较大,产品价格持续下行,公司销售额同比小幅增长,盈利仍有所下降。此外,公司投产项目处在产能爬坡期,运营成本有所增加雷竞技RAYBET网页,,也对公司业绩带来挑战。
2024年上半年,碳酸锂期货交易价位基本在9万/吨—12万元/吨之间运行。到了当年8月份,受高库存压力影响,碳酸锂主力合约价格持续回落,最低跌至约7万元/吨。尽管后续碳酸锂期货合约价格逐步趋于稳定,但前期的价格大幅波动,已经对锂电池产业链上游企业造成冲击。
也在其2024年年报中表示,报告期内,2024年,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总体震荡下行,公司磷酸盐正极材料销售价格同比下降。与此同时,磷酸盐正极材料行业竞争持续加剧,导致磷酸盐正极材料企业盈利能力承压,公司盈利同比下滑。
4月7日,鑫椤资讯发布数据,当日碳酸锂较上日下跌1000元/吨,电池级99.5%(矿石)报价7.31万-7.41万元/吨,工业级99.2%(盐湖)报价7.07万-7.19万元/吨。
锂电池领域多数企业业绩保持增长,得益于近年来汽车产销持续上行,而正极材料价格的持续下跌,也为其良好业绩表现提供了成本保障。
汽车的带动效应,也可以从宁德时代的财报数据中获得印证。2024年度,在宁德时代475GWh锂离子电池销量中,动力电池占比超过80%。
EVTank数据显示,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23.6万辆,同比增长24.4%。同期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则达到1286.6万辆,同比增长35.5%,占全球销量比重从2023年的64.8%提升至70.5%,以旧换新政策,叠加各类车型不断升级出新及车价下降,带动全年EV渗透率突破40%。
国内方面,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.4GWh,同比增长41.5%。国内市场占比方面,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占比45.08%,位居第一。比亚迪占比为24.74%,位居第二位,其余企业占比均为个位数,两大龙头企业优势进一步凸显。
今年前三个月,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57.53GWh,占比达到44.34%,以30.87%的占比紧随其后,其余企业占比则继续保持个位数。
鑫椤咨询高级研究员张金惠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,深度匹配车企动力电池需求,曾在宁德时代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,也将成为锂电池行业企业下一步发展的关键。能否匹配更多有竞争力的车型,已成为锂离子电池企业提升市场份额重中之重。
锂电池正极材料方面,尽管原料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,但行业供应规模却并未减少。GGII数据显示,2024年国内正极材料出货量335万吨,同比增长35%,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246万吨,同比增长49%,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比例近74%。
张金惠表示,受到锂电正极材料新建产能集中投产等因素影响,目前国内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已经明显供大于求,为了增加开工率以减少投资损失,不少企业招投标式拿下游企业订单,导致企业毛利率明显下滑。
中伟股份表示,从产能端来看,磷系材料企业扩张速度在放缓,2024 年行业产能增速已经低于需求增速,2025 年产能新增趋势持续放缓,企业出清和产能整合成为趋势。